
“小青杏”中医药人文关怀服务项目材料
党的“十九大”以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布局,要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高妇幼健康水平,促进健康老龄化,维护残疾人健康。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导下,曙光医院医务青年面向社会重点人群(妇女、儿童、危急重症人群)以及社会大众提供协助就医、健康咨询、健康科普、情绪疏导服务,构建一体化中医药人文关怀服务平台。
“小青杏”中医药人文关怀服务项目由曙光医院团委和社工部于2012年发起,2017年得到上海四明医学发展基金会的资助和支持。项目立足群众需求,针对院内门诊和住院病人的需要,调动青年力量,搭建社会支持网络。项目作为唯一一个医疗卫生系统的青年公益项目获得2017年上海市的青年公益项目大赛20强,成为上海市十大潜力公益项目,列入优质“服务菜单”。
- 打造妇幼保健一体化服务平台
针对妇女儿童这一群体的需要,既有帮助新手父母尽快适应角色,习得抚育技能的“孕产妇学校”;也有针对终止妊娠的患者的心理抚慰;还有针对儿童的就诊焦虑的欢乐诊室,关注妇幼人群及其家庭在就诊中的一站式服务需要。
儿科“欢乐诊室”:为了帮助小朋友改善对医院的恐惧印象,协助孩子和家长顺利就医,医务青年们定期在儿科诊室开展“欢乐诊室之看病我不怕”活动。活动邀请小朋友喜欢的小丑人物进入诊室,和小朋友互动和游戏,鼓励小朋友勇敢就医。欢乐诊室活动得到小朋友和家属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医院在小朋友心中不再只是恐惧,也可以是欢笑和成长。
产科“喜迎新生命之新手父母成长营”和“孕产妇学校”;宝宝的降生对一个家庭来说既充满惊喜和欢乐,也带来一些挑战和改变。新手爸爸妈妈们要和宝宝一起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旅程。为了和新手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新生命降临的喜悦,表达对新生儿和家庭的祝福,医务青年们在产科病房开展“喜迎新生命之新手父母成长营”的活动。拥有新生命养育经验的医务青年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亲身经历向新手父母传授抚养新生命的经验,帮助新手爸妈们自信满满地迎接宝宝的到来,应对家庭的新变化。此外,针对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终止妊娠的患者及时提供心理的关怀和照顾,陪伴她们度过低谷期。
- 构建危急重症人群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针对肿瘤科、肾病科、内分泌科、脑病科等科室中的肿瘤患者、肾病晚期血透患者、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以及创伤患者等慢性病或危急重症人群,根据其需要,定期在病房开展个案探访、病友团体活动、健康宣教、护理技能培训等活动。
肿瘤科“爱·同行”肿瘤患者病友团体活动:患癌作为一个负性生活事件,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协助病人和家属缓解负面情绪,注入生活的希望和动力。我院医务青年发挥个人所长定期到肿瘤病房和病人及家属一起开展手工制作及病友交流活动。希望病友和家属们在分享生命故事和经验的过程中,在动手制作手工制品的过程中,放下压力,获得支持,建立积极生活的信心。
肾病科“肾康体健”病友团体活动;通过调研发现慢性肾病以及血透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居家护理以及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存在较大的需求。患者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缺乏科学、正确的认知,治疗配合度低。针对这一情况,在肾病科开展了“肾康体健”病友团体活动,邀请医务青年定期分享医疗科学知识,讲解疾病的居家护理、饮食和运动知识,协助病人们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治疗的配合度,建立科学、有益疾病康复的生活方式。
另外,针对院内危急重症患者心理压力大、易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等情况,成立心理关怀服务队,及时给予其情绪支持,舒缓心理压力。
- 文化育人,中医药健康科普覆盖全程全人群
传递健康理念,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是医务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年的三月作为曙光医务志愿者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月,青年们首当其冲肩负起传播健康理念,传递志愿服务精神的重任,到街道、公园、社区和敬老院等地助力人们的健康之路。2018年曙光青年的学雷锋服务活动共计开展11场次,服务群众上千名。针对社区高龄老人,医务青年们更是送医上门,来到老人家门口、病床前为其提供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职业体验开放日”邀请社会公众和大中学生进入医院,实地感受和体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医院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了不同的体验活动,有针对社会大众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体验专场,也有以育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为主的学生专场,来自国内外的大中学生在曙光青年的带领下,实地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和中医文化的渊远流长。传递健康,文化育人,发挥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小青杏”中医药人文关怀服务项目通过发挥青年人的创新理念和服务热情,鼓励青年发挥个人主动性参与医院人文服务环境建设,提升医院文化影响力和人文关怀服务水平。青年群体作为医院发展中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青年们从自身的工作环境出发,感受病人和家属在就医过程中的需要和问题,并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为病人和家属提供更加温暖和人性化的服务,提升医院的温度。
感谢上海四明医学发展基金会对本项目的资助和支持,关注病人和家属的社会心理需求,辅助病人在恢复生理疾病的同时强化社会联系,链接社会资源,协助病人与其家庭提高抗逆力,顺利面对疾病与困难,我们一直在路上。